“药剂袋的字体变大后,我们能清楚地看清用法用量,儿女再也不用担心我们错误服用药物了。”9月3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中山一区检”)检察官到某医院开展工作回头看时,前来看病的张大爷握着检察官的手说到。
张大爷是一名独居老人,平时独自前往医院看病开药,但看不清药剂袋的字体常常使其陷入困惑。随着深中通道开通,大批年轻人前往深圳、广州等地打工,在中山像张大爷这样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药剂袋字体过小致使难以看清药剂袋标注的用法用量,不但影响老年人正确服用药物,甚至可能引发错误用药,存在健康风险。
2024年7月18日,中山一区检根据“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线索,依托最高检办理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公益诉讼专案的办案经验,延伸开展医疗机构药剂袋信息无障碍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案人员走进社区、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现场查看、走访座谈、随机访问等方式,充分了解老年人阅读用药说明存在的困难以及医疗机构提供用药解释说明服务的情况。调查发现,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且需遵循医嘱服用处方药,视力的减弱、认知能力下降使他们存在阅读用药说明困难,部分医疗机构药剂袋字体过小、颜色过浅、标注不清晰,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的阅读障碍。
2024年8月13日,针对上述问题,中山一区检与属地政府召开磋商会议,并邀请医疗领域的专家、老年代表及医院管理者集思广益,充分听取了老年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围绕药剂袋标注的内容、药剂袋的规格、字体颜色等研究探讨为老年患者提供更方便安全的药品说明方案。
会后,属地镇政府积极履职,督促并指导辖区内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药剂袋进行调整,简化药品使用说明,保留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重要信息,同时调整字体大小,提高颜色对比度,确保视力不佳的老年患者能够轻易辨识文字。部分医疗机构试行分药服务,将老年患者每次需要服用的药物分袋包装提供,让老年人用药更便捷省心。此外,医疗机构还推广使用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大字挂号机,完善无障碍人工服务,在咨询、引导、缴费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专人服务,进一步推进适老化改造。
小药袋大字体,中山一区检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方式,推动医疗机构升级放大药剂袋字体,让老年人用药更安全放心。从药品说明书到药剂袋字体改革,彰显了检察机关在服务民生、关爱弱势群体方面的责任和担当,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爱向前更进了一步,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友好的信息环境,适老化改造进一步落深落实,有力促进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关文章